该用人单位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属于金属制品业中的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 (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的有关规定,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程度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项目。 该用人单位正常生产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磷酸、铜尘、锰及其化合物、氢氧化钠、碳酸钠、一氧化碳、臭氧、铝合金粉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二氧化钛粉尘、铁粉尘、有机粉尘、紫外辐射、噪声、高温。 该用人单位焊接工序产生的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电焊烟尘;锯切操作位、钻孔操作位产生的铜尘和铝合金粉尘;砂光打磨操作位产生的砂轮磨尘;计量操作位产生的其他粉尘;混料、投料操作位、研磨、出料操作位、喷涂操作位产生的二氧化钛粉尘;打砂操作位、打磨操作位产生的铁粉尘;电泳工序产生的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柴油叉车尾气产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的要求。但该用人单位各个车间主要工艺环节为焊接工艺,且设备数量及焊接点位较多。长期接触电焊烟尘可能导致作业人员尘肺,紫外辐射(电焊弧光)可能导致职业性电光性眼炎及职业性白内障。若焊接作业时通风设施非正常运行或停止运行、个体防护不当,焊接过程产生的电焊烟尘及毒物不能及时排除车间,会对作业人员身体造成影响。电泳线作业人员操作不当造成药业飞溅会导致作业人员皮肤及眼睛灼伤。 该用人单位铜铝车间锯切操作位、钻孔操作位、钢制车间下料锯切操作位、砂光打磨操作位、喷涂车间打砂操作位、打磨操作位、机加工车间冲压操作位噪声8小时工作日等效声级计算结果为:85.8~94.1dB(A)。均不符合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噪声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该用人单位为作业人员配备了源远堂1270M型耳塞,SNR值为26dB,可以降噪15.6B(A),作业人员佩戴耳塞(源远堂1270M)后能达到要求,为噪声作业岗位配备的耳塞有效。但若作业人员未正确配备耳塞,长期接触高噪声,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综合分析,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属于严重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