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人单位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属于金属制品业,根据《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 国卫办职健发[2021] 5号的有关规定,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程度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项目。 该用人单位老厂区钻床和弯板线作业人员接触其他粉尘(氧化铁粉尘、铁粉尘)的检测结果均符合(GBZ2.1-2019)的其他粉尘浓度要求,用人单位为作业人员配备了防尘口罩,若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用品不规范,还是会对作业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老厂区7305线、钻床点位的噪声8小时工作日等效声级计算结果为85.3-87.4 dB(A),不符合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噪声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以上工位设备本身噪声较大,加工过程中设备与钢板接触振动较大,且各车间加工设备密集,易产生高噪声,其他点位的噪声8小时工作日等效声级计算结果均符合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噪声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用人单位为噪声检测结果超过80 dB(A)的作业点位的操作人员配备了防噪耳塞(3M1110),SNR值为31 dB(A),实际降噪值为18.6 dB(A),防护后作业人员实际接触噪声预计低于80 dB(A),对作业人员影响较小。 该用人单位新厂区毒物的检测结果均符合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涂装车间喷漆和沾漆岗位设置局部排风设施,防护设施起到了通风排毒作用,若作业人员长时间作业,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聚集,浓度升高,防护设施保养不当,风量减小,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用品不规范,还是会对作业人产生一定的影响。热镀锌车间热镀锌操作位设置的酸雾处理处理器,作业人员长时间作业,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聚集,浓度升高,防护设施保养不当,工作效率降低,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用品不规范,还是会对作业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 该用人单位新厂区浇注、抛丸上下件、喷粉的作业人员接触其他粉尘的检测结果均符合(GBZ2.1-2019)的其他粉尘浓度要求,用人单位为作业人员配备了防尘口罩,若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用品不规范,还是会对作业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该用人单位打磨检验岗位和修磨操作位的作业人员接触砂轮磨尘的检测结果均符合(GBZ2.1-2019)的浓度要求,该岗位设置了局部排风罩,可以减小作业时粉尘的逸散,用人单位为作业人员配备了防尘口罩,若防护设施故障,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用品不规范,还是会对作业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 该用人单位覆膜砂制备、制芯操作位、造型操作位、落砂操作位的作业人员接触矽尘的总粉尘及呼吸性粉尘检测结果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的矽尘总粉尘浓度要求,分析超标原因有:设备使用损耗,密闭性不好,作业人员作业时间长,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聚集,浓度升高,经用人单位检查设备的密闭性,对排风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并加大风速,经过复测,上述点位矽尘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的矽尘浓度要求,用人单位为作业人员配备了防尘口罩,若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用品不规范,还是会对作业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他点位接触矽尘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的矽尘浓度要求。 新厂区打磨检验岗位、熔炼操作位、造型操作位、浇注操作位、落砂操作位、去水口、一检现场、抛丸上下件、修磨操作位的作业人员噪声8小时工作日等效声级计算结果为85.4-102.3 dB(A),不符合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噪声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以上工位设备本身噪声较大,加工过程中设备与钢板接触振动较大,且各车间加工设备密集,易产生高噪声,其他点位的噪声8小时工作日等效声级计算结果均符合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噪声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用人单位为噪声检测结果超过80 dB(A)的作业点位的操作人员配备了防噪耳塞(3M1110),SNR值为31 dB(A),实际降噪值为18.6 dB(A),防护后作业人员实际接触噪声预计低于80 dB(A),对作业人员影响较小。 关键控制点:老厂区钻床和弯板线操作位、新厂区浇注、涂装车间、覆膜砂制备、制芯操作位、造型操作位、落砂操作位。 综合分析,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属于严重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