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人单位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属于金属制品业中的铸造及其他金属制品制造,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的有关规定,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程度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项目。 该用人单位正常生产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铁及其化合物)、氧化铁粉尘、砂轮磨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高温、手传振动、工频电场、紫外辐射、噪声。 该用人单位生产车间主要采用门窗自然通风方式,局部设置机械通风。碾砂操作位、石英砂制芯操作位、覆膜砂制芯操作位、浇注操作位、清砂操作位、二氧化碳保护焊操作位、整理打磨操作位、去冒口操作位上方设置有集气罩,设置了局部机械除尘装置;抛丸工序位于密闭的抛丸机中,内部设置了局部机械除尘装置。用人单位为作业人员配备口罩、耳塞、手套等个体防护用品。 该用人单位作业人员接触的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铁及其化合物)、砂轮磨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等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的要求;高温、手传振动、工频电场、紫外辐射等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的要求。 该用人单位碾砂操作位、造型操作位、合箱操作位、清砂操作位、覆膜砂制芯操作位矽尘检测结果均不符合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矽尘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经过用人单位对防护设施进行改进,对超标点位进行复测,检测结果符合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矽尘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矽尘是引起人体肺组织纤维化最严重的粉尘,危害较大,若防护设施未正常有效运行,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防尘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品,作业人员长期接触矽尘可能导致矽肺。检测结果显示该用人单位清砂车间一次清砂操作位、二次清砂操作位矽尘检测结果均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若防护设施未正常有效运行,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防尘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品,更容易导致矽肺。 该用人单位覆膜砂制芯操作位、造型操作位、清砂操作位、整理打磨操作位、去冒口操作位噪声8小时工作日等效声级计算结果为:86.2-107.5dB(A)均不符合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噪声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噪声超标原因可能是制芯、造型、清砂、打磨、去冒口工序设备产生噪声较大,分布密集,设备同时运行导致各工位之间产生的噪声会形成叠加效应。其他点位噪声8小时工作日等效声级计算结果均符合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噪声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若作业人员未正确配备耳塞,长期接触高噪声,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该用人单位二氧化碳保护焊操作位作业过程中会受到季节性高温影响,熔炼操作位采用中频电炉进行熔炼,温度控制在1500-1600℃左右,退火操作位采用电加热退火炉进行热处理,温度750-850℃,作业过程中会受到季节性高温影响夏季高温可能会导致作业人员中暑。 该用人单位关键控制点为: 碾砂操作位、合箱操作位产生的矽尘;整理打磨操作位、去冒口操作位产生的噪声;造型操作位、清砂操作位、覆膜砂制芯操作位产生的矽尘和噪声。 综合分析,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属于严重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