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人单位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属于金属制品业中的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的有关规定,该建设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该用人单位正常生产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紫外辐射、手传振动、工频电场、其他粉尘(氧化铁粉尘、PAC、PAM)、电焊烟尘、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锰及其化合物、氢氧化钠、硫化氢、甲苯、二甲苯、异丙醇。 预处理采用自动化密闭抛丸打砂机,6台抛丸打砂机组集中布置,每两台抛丸打砂机组配有1台布袋除尘系统,风量:15000-30000m3/h;自动焊接机每45min焊接一次,作业人员位于操作柱前进行开关控制,其余时间在控制室内及开卷巡检,预处理设置一台焊接烟尘净化装置,额定风量345m3/h,减少作业人员接触焊接作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环氧富锌底漆为机械辊涂,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人接触时间。该用人单位此生产线辊涂室设有两台辊涂机,每台辊涂机南侧上、下方均设置自然进风口,每台辊涂机旁均设置上吸式排毒装置(罩口面积1.4m×1.9m),且在辊涂机北侧下方设置机械排毒口(面积:0.9m×0.6m),上吸罩和下方机械排毒口分别由两台风机控制;调漆间设置窗户,且设置风机进行机械通风,有效的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有害物质。 美装车间:①采用的新型水性漆及涂装工艺方案代替了原有的传统油漆,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有的物质; ②美装车间涂装工艺在密闭喷涂车间内进行,喷涂室为钢结构及钢板焊接制成,喷涂室内部地面以下设排风风道,该喷涂室外接排废气风机,将排出的废气送入环保设备进行处理,排走废气的同时能够使喷涂室保持负压环境,从而保证喷涂室内的废气不会溢出,不存在废气无组织排放的情况。本项目采用具有循环水帘和除渣措施湿式喷漆室。喷漆工艺(底漆喷涂、中间漆喷涂、面漆喷涂)及烘干工艺产生的废气经“水旋式喷淋+活性炭吸附燃烧装置(JY-PC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底漆喷涂、中间漆喷涂各1套,风量为120000m3/h、外面漆喷涂风量为180000m3/h处理后通过30m高的排气筒排放。 ③美装车间设置单独的调漆间,调漆间内为不燃烧、不发火的地面,调漆间设置窗户,室内设置1台轴流风机,室内的通风换气次数为18次/h。 ④采用自动化密闭抛丸打砂机,厚板材及型材抛丸打砂机组均集中布置,每两台抛丸打砂机组配有1套除尘系统(一级沉降箱+多管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抛丸机组产尘部位设置吸风罩(吸风罩控制点的风速设计在0.5~1.5m/s,管道风速设计在8~12m/s),粉尘经管道收集后运至除尘系统处理后经过15m的排气筒排放。除尘系统风量:15000-30000m3/h。 焊接车间:在焊接车间自动焊、总装线设置克莱克焊烟除尘设备;在后框门板焊、底架焊接、前框角柱焊设置罩式焊烟除尘设备,防止有无物质及粉尘的逸散。 用人单位为作业人员配备了防毒面罩3M3200、防尘口罩思创ST-AG(N95);根据本次检测数据显示:有毒物质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接触限,本次控制点风速0.11-0.51m/s,控制点风速较低,若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护口罩,长期吸入有毒物质,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该用人单位人单位焊接车间后框焊接工位、前框焊接工位、底框焊接工位、美装车间打砂工位、型材预处理一车间打砂、抛丸工位上件工位、厚板预处理二车间冲床工位、冲压车间冲床工位、自动冲床控制台等噪声8h等效值为96.6-101.0dB(A),不符合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要求;作业人员长期接触噪声作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关键控制点:该用人单位关键控制点为焊接车间后框焊接工位、前框焊接工位、底框焊接工位、美装车间打砂工位、型材预处理一车间打砂、抛丸工位上件工位、厚板预处理二车间冲床工位、冲压车间冲床工位、自动冲床控制台产生的噪声。 综合分析,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属于严重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