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人单位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C398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依据《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1] 5号)规定综合判定,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程度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项目。 该用人单位正常生产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氟化氢、氮氧化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硫酸、乙酸、过氧化氢、氨、氯化氢及盐酸、臭氧、异丙醇、氟化物、可溶性镍化合物、氰化物、氢氧化钠、氧化铝粉尘、其他粉尘(玻粉)、噪声、紫外辐射、工频电场。 生产厂房设置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换气和制冷,车间保持恒温, 排风量5万m3/h。生产厂房设备以自动化密闭作业为主。 扩散前清洗槽,扩散金清洗槽,扩散后浸泡槽,上光阻涂布工位,显影槽,蚀刻位,RCA清洗槽,BOE清洗槽,去光阻清洗槽,镀镍金清洗槽均设置在通风橱内,内置侧吸式或下吸式排风装置。 扩散炉,SIPOS沉积炉,电烤箱设备密闭,设有密封条,排气管道设置隔热层,待晶片冷却至室温取出。 吹砂位吹砂机单独布置,设置布袋除尘装置。 UV曝光机避光自动化密闭作业,开关门时紫外灯自动关闭。 点测机自动化密闭作业。 废水处理片碱投料露天作业,每天投料一次,作业时间短;氢氧化钠稀释桶露天布置,设备自动定容,通过管道自动密闭中和酸性生产废水。 化学品仓库进出料时进行作业,接触时间短,化学品密封。 用人单位作业场所产生的毒物、粉尘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为接触毒物、粉尘的作业人员配备了活性炭口罩防尘口罩、护目镜、耐酸碱手套等,故生产车间产生的毒物对人体的影响较小;但该用人单位需人工添加酸碱及腐蚀性化学试剂的点位较多,若作业人员操作不慎,酸碱及腐蚀性化学试剂飞溅,很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皮肤或眼睛灼伤,对作业人员有一定危害。使用氮气、硅烷、笑气、氯化氢气瓶气体时,若气瓶或管道中气体泄漏,瞬时释放氮气、硅烷、笑气或氯化氢气体浓度过高,氧气浓度过低,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窒息,对作业人员产生危害。 该用人单位工频电场、紫外辐射及噪声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该用人单位的主要关键控制点为扩散前清洗槽,扩散金清洗槽,扩散后浸泡槽,上光阻涂布工位,显影槽,蚀刻位,RCA清洗槽,BOE清洗槽,去光阻清洗槽,镀镍金清洗槽各点位使用的酸碱溶液。 综合分析,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属于严重的项目。 |